鱼肉鲜美有营养,医生却直说:这4种人最好不要吃鱼
每周吃鱼,身体2大好处不请自来
长辈们哄小孩吃饭时总说“多吃鱼肉可以变聪明”,这种说法我们应该辩证看待,之所以说吃鱼会变聪明,是因为鱼肉中含有Omega-3脂肪酸、DHA、EPA等多种维生素和物质,这些对孩子的大脑、神经系统、视力发育等起到促进作用。
但是这些营养元素对大脑发育起到的促进作用,并不等同于变聪明,换句话来说,婴幼儿的大脑是需要这些营养元素来进行正常的智力发育,摄入的量足够可以让他达到正常的智力发育水平。
但并不是大量的摄入鱼肉就能冲破智力壁垒,从而达到巅峰状态,而且这些物质的特殊功效对婴幼儿作用较大,对成年人的大脑发育作用甚微。此外,鱼肉中含有的优质蛋白、牛磺酸、钙铁锌、胆碱等对人体来说益处多多。
脂肪含量含量低,增强免疫力
鱼肉的脂肪含量大约在1-10%之间,而且脂肪大多是由不饱和脂肪酸组成,不饱和脂肪酸可以让人体组成较好的细胞膜,让细胞得到充足良好的养分,同时还可以增强身体的免疫力,促进大脑的发育,较低的脂肪含量也可以减少肥胖的风险。
优质蛋白质和矿物质,促进神经系统发育
鱼肉含有优质蛋白质,大约在18%左右,蛋白质比猪肉高出两倍,加上它是人体所需蛋白质,利用率较高,是人体的免疫细胞构成部分之一,还可以帮助人体增强抗体,使得免疫细胞的作战能力变得更加强韧。
鱼肉还含有丰富的硫胺素、胆碱、烟碱素、铁、锌、维生素A、B、D等,其中铁和锌对孩子的免疫系统有支持作用,胆碱可以促进他们的脊髓发育,维生素可以促进神经系统的运行。
一周吃几次鱼才好,怎么吃更营养?
鱼肉对人体那么好,有部分人就想天天吃、顿顿吃。其实凡事都有个度,大家也都懂“物极必反”的道理,鱼肉虽然健康,但是在养殖或生长过程中极有可能受到污染。
因为在河流、湖泊或海里存在一种污染物叫汞,而鱼类一旦进入污染区域,就容易将其转化为甲基汞。
经过长时间的富集,可以说大部分鱼类身上都存在甲基汞,而且随着体型的增大而累积,人类一旦摄入过多的甲基汞,会对大脑和神经系统造成一定危害。
日常生活中吃鱼也要掌握一定的频率,建议一周吃2-3次鱼即可,鱼类可以挑选:如罗非鱼、鲈鱼、鳕鱼、鲫鱼、带鱼等品种较为安全的鱼,此外,石斑鱼、鲷鱼、大比目鱼等更有营养。
吃鱼时对带有较多鱼刺的品种,食用时要细嚼慢咽,避免鱼刺卡喉。烹饪鱼时要注意煮熟,不推荐吃未经过处理的生鱼片,特别是孕妇和儿童,对于生鱼片更需禁止食用。虽说鱼肉鲜美,但并不是人人都适合吃。
鱼肉营养丰富,但不是人人适合
鱼肉的营养十分丰富,但也有一些人群不适合吃鱼,比如痛风患者、过敏人群、肝肾脏受损患者、出血性疾病患者。这四类人群往往有身体的限制或疾病的限制,他们不适合吃鱼的原因有哪些呢?
1.痛风患者
痛风患者对于食物的摄入要控制得十分严格,诸如鱼、虾、红肉等食物嘌呤含量不低,这类人群在痛风发作期间禁止食用鱼类,不过在不发作期间,可以严格按照分量摄入鱼肉。
2.过敏人群
特别是对海鲜过敏的人群,当第一次触发过敏后,如果过敏十分严重,建议不要再尝试食用鱼类,避免引发过敏导致的休克等严重后果。
3.肝肾脏受损患者
鱼类对于这类患者而言,虽然有丰富的蛋白质,但是蛋白质却会对患者的肝肾脏造成一定的消化负担,所以想要进食鱼类的患者一定要在医生的建议下适量食用或尽量不食用。
4.出血性疾病患者
鱼类中含有二十碳五烯酸,也就是我们说的EPA,它的作用是防止胆固醇附着于血管壁,但是摄入过多会导致血小板凝结,加重患者的出血症状,不利于病情恢复。
鱼肉对我们来说是一种优质蛋白质,但是我们在食用时也需要注意控制好一周2-3次的频率,鱼类在挑选时可选择适合自身的种类,禁忌人群食用时得更加注意小心。
- 本文分类:常识
- 本文标签:无
- 浏览次数:100 次浏览
- 发布日期:2024-12-31 10:47:19
- 本文链接:https://m.qianjiahui.cn/changshi/8Dpgexm6kz.html